数字科技助力“疆电入渝”工程验收
快三走势分析图
快三走势分析图

新闻动态

数字科技助力“疆电入渝”工程验收
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1:31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实习生 郭美琳

随着一架CW-30固定翼无人机的起飞,哈密—重庆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(简称“疆电入渝”工程)全面进入“无人机+大数据”验收新模式的冲刺阶段。作为新疆首条采用该模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,该工程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传统验收流程,推动新疆特高压输电技术向智慧化方向迈进。

“疆电入渝”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,止于重庆渝北换流站,途经新疆、甘肃、陕西、四川、重庆五省市。工程于2023年10月实体开工,计划4月26日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,五月中旬启动双极低端系统带电调试,年底完成全站投运。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,其中新疆段线路长度354.45公里,共计杆塔679基。4月23日-29日复检验收期间,共投入固定翼、多旋翼等机型21台,共有70余名电网飞手操作无人机进行验收工作,每日可验收完成杆塔400余基。

本次新疆段验收除传统的人工走线、登塔检查外,首次大规模引入无人机技术,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航巡中心完成空域报批后,由验收人员操作无人机对杆塔、导线、绝缘子、金具和附属设施等关键部位进行多角度拍照和检查,不仅大幅缩短了作业时间,还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,保障了人员安全。

同时,新疆送变电公司研制的输电运检大数据管控平台“疆电宝”也首次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数字化验收。该平台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相机及激光雷达设备,精准采集铁塔、导线等部位的实时数据。验收人员使用“疆电宝”软件对缺陷部位拍照后,可直接完成信息录入,并一键导出验收报告,极大简化了工作流程。